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翻轉癌症於斑馬魚皮膚,快速篩選抗癌藥物

將癌症組織誘發於斑馬魚皮膚,可用做快速篩選抗癌藥物。
將癌症組織誘發於斑馬魚皮膚,可用做快速篩選抗癌藥物。Credit: Sirenz Lorraine@Flickr CC BY-ND 2.0

抗癌藥物需要快速活體篩選平台

癌症,這個讓許多人”談癌色變”的疾病,近十年來仍然蟬聯台灣十大死因排名之首。癌症以往的傳統療法: 放射線療法、非專一化學療法,所造成的副作用(噁心、嘔吐、嗜睡等)讓病患非常痛苦且長期效果不佳。直到一九九七年第一個標靶藥物問世,癌症治療才開啟新頁,近幾年來,這類抗癌新藥也不斷推陳出新,提供罹癌者一個嶄新的希望。然而,這類藥物不但研發時間極長且價格昂貴,再加上癌細胞的變化實在太大,往往單獨使用一陣子後就會出現抗藥性,必須再搭配其他藥物或療法,才能得其效。因此,若能開發出一個快速且專一的標靶抗癌藥物活體篩選平台,將可大大地縮短藥物研發的時程。台灣的馬偕醫院、中原大學、國衛院團隊便利用斑馬魚為模型,研發出可快速篩選抗癌藥物活體動物平台。

誘發癌症於斑馬魚皮膚

乳癌、大腸直腸癌、口腔癌、肝癌…等惡性腫瘤很容易進行上皮­­­-間質細胞轉換 (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然後形成癌症轉移,而癌症擴散轉移正是導致治療成效不佳的主因之一。目前的研究癌症轉移的動物模型,需要長時間誘發才能進行藥物篩檢。研發團隊利用c-myc致癌基因活化DNA複製蛋白Cdc6之特性,透過二者的協同來促使癌細胞快速複製增殖、基因體的不穩定、上皮­­­-間質細胞轉換的增強、癌症轉移等的現象。透過此協同特性,進一步將癌症組織成功地誘導在斑馬魚皮膚表面並促使其進行上皮­­­-間質細胞轉換。如此一來,不必再透過解剖,用肉眼就可判斷是否有腫瘤產生,大大縮短了研發時程,也節省不少研發成本,此次研究結果,也將是癌症研究的再一次突破。

台灣跨領域團隊研究成果

斑馬魚在胚胎發育與組織學上的機制與哺乳動物非常相似,這意味著在斑馬魚身上做藥物實驗所得到的結果,多數情況下也適用於人體,研發團隊提供了可在受精後1週左右產生腫瘤的斑馬魚模型來篩選抗癌藥物這個研究由台灣的馬偕醫院林達雄醫師、中原大學生技系蕭崇德博士、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博士共同合作,研究成果並已刊登在國際專業期刊且已申請專利中。

圖片來源:Sirenz Lorraine@Flickr  CC BY-ND 2.0
原文參考:Oncotarget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李岳倫

李岳倫 博士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助研究員。 專長於癌症逆境生理與腫瘤微環境之關係以及在癌症形成、轉移、藥物開發所扮演的角色。(國衛院抗癌研究室- AYL's lab on Cancer Research)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