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醫師、工程師,深不見底的鴻溝

醫材開發上,醫師和工程師間的溝通隔閡?
醫材開發上,醫師和工程師間的溝通隔閡? Credit:Andrew Gustar@Flickr CC BY-ND 2.0

誰有多了不起?團隊契合才是關鍵

在臉書上讀到藍醫師的這段話「一開始覺得臨床醫師看到未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很了不起, 後來發現真實世界裡, 沒有好的平台和模式, 點子一點都不值錢!」,其實感觸很深。醫師和工程師的結合,絕對不是相見歡,大家腦力激盪一番,互相打臉(一般是醫師打工程師),查查專利,申請一個暫時性專利(provisional patent),按照書本的程序,三個月內就完成unmet need的確認,成功完事。我常比喻一個創新醫材的開發就如同在生養一個孩子,一對男女交往,喝喝咖啡,看看電影,牽牽小手,情投意合,步入婚禮,籌存一些育兒基金,生育計畫,懷胎十月,嬰兒、幼兒、幼稚園、小學…..在真實的世界,這是五到十年以上的事情,光是約個會,認識彼此對方都至少要三個月以上的時間,當然也可以一夜情般的激情,但是畢竟生養小孩不能只靠激情。我常聽醫師興奮地告訴我,你的技術我有好多好多的應用,我心中直想回應他,我只要一個,一個最有價值的,一個讓一群人願意用五到十年的青春歲月,花費投資人的無數的血汗錢去實現的應用。要去做一件五到十年的事,千萬不能急,第一步要先很有耐心,非常有耐心,好好找一個和您契合的團隊,畢竟,前面還有無數的難關與挑戰要共同面對。

臨床醫學與工程的落差

看到林佳緯醫師這麼認真及熱心在籌辦Biodesign Workshop,著實令人感動,個人可就長期與醫師合作的一些經驗,以工程師的角度做一些經驗分享,我先強調這是過去進行式,大家可以參考,在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或許時間和過程都會改進會不一様。

臨床醫學與工程的知識落差,不是用代溝二字可形容,那幾乎是一條深不見底的鴻溝,就拿我現在公司在研發的人工腦膜來説,常開刀的腦神經外科醫師可能每週都有機會對腦膜修修補補,但是即使我做腦膜快五年了,我也才進過開刀房一次,在距離二公尺以外,踮著腳看到腦膜幾眼,遑論腦膜的觸感、張力、厚薄、腦脊髓液的壓力、流量及組織的相對關係。由此可以想像醫師與工程師對於疾病及生理組織在知識上的鴻溝有多大。

所以當臨床醫師對我解説臨床問題時,即使我以前大學念醫工系,也上過生理及解剖學,但我腦中也常一片空白,要發揮極大的想像力去想像,如果敍述中再摻雜一些專有名詞,我也只能捕風捉影勉強記下,回家再説,回家打開電腦,直上Google,最有效的是去看這疾病的醫院衛教資訊,由於這是針對普羅大眾,相對地較淺顯易懂,醫師一定要知道,工程師和一般民眾在面對疾病時是一樣地陌生與無助。我記得張有徳博士十年前到工研院講了三天的NABC及如何找unmet need的課程,他那時告訴我們聽不懂是正常的,工程師回家一定要唸書,唸好書再去問醫師,反覆幾次,了解疾病真正發生的原因及治療方式,如果有機會,去問問同領域別的醫師(不能讓原來的醫師知道),再確認一次,反覆確認,了解清楚後才能進到下一歩。

醫師、工程師看到的市場不同

接下來工程師要去查市場資料,不用太詳細,但是要知道這疾病的發生規模及數量、現有産品的價格、有那些廠商等資訊,因為一般醫師所能看到的常常是他的病患使用量和價格,他說很多,搞不好他就是台灣用最多的人,有時候台灣常用,不見得世界其他國家有在用,確認了初步的市場規模,接下來才去想solution,一般這段時間短則一個月,有時會長達三個月到半年。市場調查,找對關鍵字

這時候查的技巧就很重要,像我以前在做關節軟骨修復技術,如果你去查「關節軟骨修復」這個市場,你會發現明明周圍很多人關節有問題,怎麼全球市場才幾百萬美金,了不起上千萬美金,可是如果換一個字眼以「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來查,那就是數十億到上百億美金的市場。我想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賈伯斯30年前如果上網查「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他會發現全球智慧型手機可能連幾百萬美金都沒有,但是電話、通訊及網路的市場是存在的,一個新科技可能會完全取代,甚至創造比原來更大的市場規模來,所以這時候要去查的是「電話、通訊及網路」這個既有的需求市場,而不是你想要開發的新技術的市場。當然,這和你所要發展的技術的特性有關,等同性、改良式或革命性的產品針對的市場替代程度都不同,有關取代市場的價值方面,這可能要在之後產品技術確定後再去論斷。

不過工程師至少要知道解決這個疾病可能的產生的市場規模,這個規模我看過很多醫材都是以十億(billion)為單位,當然灌水的成分居多,後面加一個0是很正常的方式,但是不灌水的市場規模至少要上億美金,因為未來如果你要發展的是革命性的產品,被併購的價值才有可能上億美金,規模只有幾千萬美金或更少者,也不是不能做,但是要考慮投入的成本與時間,個人的經驗是有幾億美金的市場規模就很恰當,畢竟市場越大競爭者越多,但是大市場不見得就不能做,但是要適當地定義切割,例如做早期的治療或做術後的照護。

再來就是如何去找疾病量的市場資料,當然可以直接去買市場報告,但是有公信力的市場報告一本少說也要2000美金以上,在這個階段由於是不是要投入還沒確定,而且解決方案(solution)也還沒出來,是不用花這筆錢,此時也不容易定義要去買那本市場資料,我的經驗還是上網查,由於是疾病的規模數量,在一些公司的產品簡介或一般的期刊論文的前言就有可能提到,患者數量乘上產品的大約售價,大概可以捉到一個數目,有時多一顆0或少一顆0是常有的事,但是目前還不是要到寫商業計劃(BP)的階段,至少心中有一個底再說。

文章轉載自: 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

圖片來源: Andrew Gustar@Flickr  CC BY-ND 2.0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廖俊仁

廖俊仁 博士。台灣生醫材料公司CEO&共同創辦人。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先前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材料研究所副組長/ 醫材中心副組長,有15年以上醫材開發資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