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科學和醫學發展[1],全球醫療保健產業正經歷巨大轉變。現在全球許多頂尖製藥公司有一半的營收來自於生物製劑。面對生物製劑需求的空前增長,運輸成本亦將隨之增加。到2021年,亞洲製藥公司的運輸成本預計將達到約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78.5億元),其中三分之一將投放於全球冷鏈物流[2]。不過,評估成本時,附帶風險因素卻往往被忽視。
對於醫療保健產業而言,貨件在運輸途中的品質、完整和安全性,可能是救命關鍵。以關鍵性的臨床試驗來看,溫度的輕微變化足以導致結果大打折扣。另外,醫療保健法規也日益嚴謹,且不斷變化。這些都為供應鏈管理帶來不確定的因素。
要清楚了解建立有效的醫療保健供應鏈所需的成本,只關注價格、速度、可靠或安全性等基本需求是不夠的,還必須考量運輸途中的溫度控制、曝光程度、濕度和位置等因素。
就像其他產業,醫療保健產業如今已是一個全球性市場。隨著供應鏈不斷擴張,觸及更多區域市場和貿易夥伴,我們必須主動去降低擴張市場所帶來的風險。那麼,第三方物流服務商能怎樣幫助醫療保健業者有效管理全球供應鏈的風險?
1.建立可靠的營運流程,做好應變計劃
優質的物流分析服務能比較並驗證各種運輸路線和交通模式,並能因應突發狀況作好準備,確保貨件在運輸途中完好無缺。
2.採用最佳模式,確保符合產業水平標準
「藥品優良運銷規範」(Good Distribution Practice,簡稱 GDP)和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的「黃金標準」都應納入公司的「標準作業程序」(簡稱SOP)。
3.建立一個成本效益和品質並重的遞送方案
聯邦快遞調查顯示,品質是現今製藥公司最為重視的因素。他們都希望確保產品在運輸途中的穩定性,更有效控管物流風險,同時維持貨件品質。
醫療保健業者在選擇合宜的供應鏈管理夥伴時,上述的考量將有助做為參考。
[1] 「2016年全球醫療保健分析市場規模將達到62億美元」,Report Buyer,2017年11月14日。
[2] 「2017年冷鏈與生物製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