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投球表現追蹤,預防韌帶傷害

投手的手肘動作若能追蹤,是否可以預防韌帶傷害?
投手的手肘動作若能追蹤,是否可以預防韌帶傷害? Credit: JamieL.WilliamsPhoto@Flickr CC BY-ND 2.0

運動穿戴產品

這幾年穿戴式產品蓬勃發展,除了各種取代原本手機功能的取向,例如智慧手錶,另一個較多廠商發展的方向就是運動生理專用的穿戴式裝置。消費對向從一般民眾的慢跑、健身房運動,到專業選手的訓練。而這類型的穿戴裝置,提供的不外乎基本生理訊號的量測,再來就是運動表現的評估。也因為穿戴產品的開發,讓這種運動表現的評估可以從實驗室移到運動場上,不但是專業選手可以使用,一般玩家也能使用。

棒球投手專用

你可能看過不少慢跑、健身房用的這類產品,那麼,在許多國家相當熱門的運動「棒球」,也有這類型的產品嗎?現今在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正嘗試用一種穿戴感測器「mThrow」來追蹤投手投球時的手肘位置變化,這些數據包含有投球動作的力量、投球次數、速度、高度、釋放球的位置和肩轉動最大角度和投球是否從側面或者上面往下投等。這個產品包含有一個緊身彈性袖套,內有口袋可以裝入感測器,使用者要將這個感測器裝入袖套後,穿在手肘內側的位置。這裡的感測器包含有加速度規和陀螺儀,用來追蹤手肘的移動,而另外有無線傳輸設備將訊號傳給手機上的App,以進一步用軟體計算手肘「尺骨附屬韌帶」(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 UCL)力矩產生的應力。而mThrow除了量測數據,還要能將數據做進一步分析,以分析球員的表現是否受到過度疲勞的影響。

除了投球表現的好壞,很重要的一點是希望藉由這些數據,提早得知球員的表現趨勢,避免傷害的發生。畢竟運動傷害對職業運動員來說,關係著未來的運動生涯啊!

加速規和陀螺儀

加速度規和陀螺儀,幾乎是現在智慧手機的必備零件,智慧手錶、眼鏡都不乏這些裝置。能夠量測到的訊號物理單位是一樣的,但是在應用和訊號收集後的分析就相當不一樣了,也能開發出不同的商品。

文章參考:IEEE Spectrum
影片來源:IEEE Spectrum
圖片來源:JamieL.WilliamsPhoto@Flickr  CC BY-ND 2.0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BioMeder

生醫人網摘的編輯。熱愛創新和用腦袋的事物,堅持文章要有邏輯,藉由報導、解析生醫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來傳播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