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知道了
隱私權
About
Advertising
註冊
登入
科學新知
預防
診斷
治療
輔助醫療
實驗室
技術開發
設計開發
市場&創業
研發二三事
編輯觀點
生醫人生旅歷
新聞/廣編
產學醫專家共議 AI 醫療未來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記者會搶先亮相智慧醫療產品
2024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開放報名中 啟動智慧醫療跨國跨域商機
台灣病理檢測全新篇章,3D病理影像
Basler亮相台灣醫療科技展
會員
會員資料
收聽Podcast
科學新知
預防
診斷
治療
輔助醫療
實驗室
技術開發
設計開發
市場&創業
研發二三事
編輯觀點
生醫人生旅歷
新聞/廣編
產學醫專家共議 AI 醫療未來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記者會搶先亮相智慧醫療產品
2024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開放報名中 啟動智慧醫療跨國跨域商機
台灣病理檢測全新篇章,3D病理影像
Basler亮相台灣醫療科技展
會員
會員資料
Please leave this field empty
生醫人電子報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最新文章
產業 x 活動消息
閱讀
隱私權政策
謝謝您的訂閱支持!
最新文章
科學新知
沒有聲帶也能說話?AI輔助發聲
AI輔助在醫療上應用來啦!不是影像處理啦.. 為什麼無法說話? 聲帶受傷,聲音啞啞沙沙的或者根本發不出聲音來?講話的動作還在啊?這樣不能說話嗎?在真...
診斷利器
吸入型生物感測,尿液就能檢測早期肺癌?
檢測前只要用噴霧吸入,然後驗尿,就能檢測肺癌,會降低患者檢測資源的門檻嗎? 肺癌能夠PoC檢測? 說到肺癌檢測,常見還是以低劑量的電腦斷層來掃描肺部...
實驗室
心臟右心室模型,模擬心跳和血液幫浦
體外器官"模型" 3D列印技術問世後,不乏看到各種醫學應用,其中最常看到的就是列印人體器官,讓醫療人員在手術前以實體模型來熟悉解剖構造,甚至以模型來幫助做...
編輯觀點
回顧2023,國際醫療科技頭條
2023年就剩下幾天了,COVID-19疫情之後的這一年,對全球醫療科技產業依舊存在著挑戰。醫藥大廠裁員、併購、組織重組,甚至因應產品和供應鏈規劃,在原本的公司...
生醫人生旅歷
設計好不一定能製造!CDMO的關鍵會是DFM?如何執行呢?
這篇文章部分內容也同時在Podcast,生醫人生旅歷-科學、工程、人生 節目,EP116-設計好不一定能製造!CDMO的關鍵會是DFM?怎麼執行呢? 播出。 ...
科學新知
精細動作的仿生義手
仿生手(Bionic Hand)研發更進一步!! 意志控制義肢 因為各種原因截肢後,裝上義肢,常見的多是一假體,具有截肢的外型,但是無法動作。更別說...
生醫人生旅歷
寫在Podcast一百集後,紀念自己的熱情
生醫人生旅歷Podcast100集的特別節目已經上架,拖到兩個月才來寫這篇心得文。剛才要寫之前又重複聽了一次,很感動也很開心,謝謝幾位與我共同維護這個podca...
科學新知
心臟類器官-培養皿中的0.5毫米
又一個有機會減少動物實驗、加速藥物開發的研究出來啦! 位於德國的慕尼黑工業大學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近日發表其...
科學新知
體內3D生物列印!整合內視鏡和手術機械手臂
體內3D列印 3D列印(又名積層製造)這幾年幾乎大家都很熟悉了,而3D生物列印也已經不稀奇。但是要在生物體內直接進行3D生物列印進行醫療行為,就很少聽到了...
編輯觀點
什麼是技術文章?從解說技術來行銷
自從生醫人網摘邀請大家一起來分享技術文章,開始遇到讀者詢問: ⸢什麼是技術文章?⸥。這真是個好問題,生醫人應該如何解說,是條列式給個文章的內容大綱,還是給個範本...
新聞/廣編
產學醫專家共議 AI 醫療未來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記者會搶先亮相智慧醫療產品
2024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開放報名中 啟動智慧醫療跨國跨域商機
台灣病理檢測全新篇章,3D病理影像
Basler亮相台灣醫療科技展
疫苗不夠打,能多擠出10%劑量?MSC Marc計算針筒內留滯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