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不到$1美元,驗血檢測攝護腺癌

不舒服的攝護腺癌檢測
網路漫畫一則,顯示攝護腺癌臨床檢測讓受測者相當不舒服。Credit: altheadlines@Flickr CC BY-ND 2.0

現行攝護腺癌檢測

男性罹患癌症的案例,除了肺癌外,攝護腺癌的比例也相當高,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診斷方法,就是「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的檢測,可惜這種檢測,仍充滿很多不確定性。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是一種血液檢測,從患者手臂取樣血液,量測血液中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蛋白」(PSA protein),血液中存在微量的「攝護腺特異性抗原蛋白」是正常的,但若是高量的話,就可能是發生攝護腺癌或者其他攝護腺的問題,像是發炎、腫大。所以這項檢測,不能確切得知癌症的發生,也因此,可能導致不必要的接續檢查(例如:肛門指診),而且這項檢測也無法確切分辨癌症的嚴重程度。

奈米金顆粒吸附攝護腺癌生物指標

美國中央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的科學家,開發了新的攝護腺癌檢測技術,每次檢測的耗材費用不到$1美元,數分鐘內即可完成。這項檢測技術較現有對早期攝護腺癌的檢測方法更具高靈敏度和精確度。其原理是應用約100nm直徑的金奈米顆粒,偵測身體內對癌細胞發生時的抗體反應。檢測方法需要患者的血液數滴,和金奈米顆粒混合,癌細胞的生物指標就會附著上奈米顆粒的表面,導致奈米顆粒的體積增大,然後凝結群聚在一起。那麼要怎麼檢測到這種現象呢?金奈米顆粒,最為人知的就是它特殊的光的吸收和散射效率。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技術-「奈米顆粒啟動的動態光線散射分析」(nanoparticle-enable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ssay, NanoDLSay) ,藉由分析奈米顆粒的光線散射,來量測其尺寸大小。而從奈米顆粒的大小,就能解釋受測者是否有攝護腺癌,還有其發展程度。雖然這項發明需要用到金奈米顆粒,但實際上卻相當經濟,一小瓶的奈米顆粒懸浮液約$250美元,可以做2500次的檢測。

邁向臨床測試

目前這項研發正積極開始要做臨床測試,希望在兩三年後,就能在臨床上使用。此外也正積極讓這項技術的量測精確度提高,同時應用同樣的技術來量測其他癌症,目標是開發萬用的癌症檢測方法。這項產品已經成立公司-Nano Discovery Inc進行商業化。

文章參考: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圖片來源:altheadlines@Flickr  CC BY-ND 2.0
原文參考: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BioMeder

生醫人網摘的編輯。熱愛創新和用腦袋的事物,堅持文章要有邏輯,藉由報導、解析生醫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來傳播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