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了這麼多有關智慧穿戴式產品的專利議題,那麼穿智慧穿戴式產品的市場到底起來了沒有呢? 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所公布的資料,去年(2015)第三季的穿戴式裝置銷量,比起前年(2014)同期增加了 197.6%,其中Apple四月才開賣的Apple Watch只有半年左右的銷售時間,就竄升到第二名, 排名僅次於Fitbit。而排名第三的小米手環更有 815.4% 的強勁成長表現!擊敗了率先推出智慧手錶與手環產品的Samsung,顯示出這個市場正在起飛當中,而巨大的中國市場所佔的份額更是舉足輕重。
那麼在這令人垂涎的中國市場中,又有專利風險潛藏其中呢? 我們針對智慧穿戴式產品最重要的穿戴式生理檢測技術進行中國專利的調研,發現了一些有趣的訊息。
首先專利申請量排名第一的是北京智谷睿拓技術服務公司,這是一家與小米高度關聯的的專利運營公司(該公司在2013年獲得金山軟件、順為基金、小米1960萬美元的投資),第二名則是中國的光電面板大廠北京京東方科技,該公司除了布局大量穿戴生理檢測技術的專利外,更宣布將出資成立智慧科技公司,開發搭載穿戴式裝置平台,會先以支付手環,手錶等與銀行及公共交通等合作,未來會再進入醫療產業,提供健康管理等服務,藉以提升使用者的黏性。
雖然智慧科技公司尚未成立,但是我們可以從北京京東方已經公開的專利資訊當中看出它的佈局痕跡。
如果說中國的面板大廠都已經開始布局穿戴式裝置,作為企業發展的第二條增長曲線,台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是否也有發展智慧穿戴式產品的企圖呢? 看來也是有的。
從市場以及專利情報當中,我們發現由於各方看好穿戴式裝置的市場機會,也爭相投入技術的開發。我們也從專利情報當中發現從內部檢測元件到產品外觀設計都許多專利先行布局的現象,可見各企業也逐漸了解到專利佈局的重要性。
尤其上週我們已經發現在美國開發與生產生物識別感測器技術的Valencell公司已經向Fitbit及Apple對其光學感測技術發起專利侵權的訴訟。由於PPG心律檢測技術已經被廣泛使用在智慧手環與手錶的產品上,這個訴訟是否會延燒到其他廠商(銷售到美國的產品),或是在中國乃至於台灣會不會也出現類似的專利訴訟,這些都值得在智慧穿戴領域的業者提高警覺。
文章來源:新聚能科技顧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