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臨床需求vs產品開發,討論再討論

臨床未滿足的需求在哪裡? 產品開發能解決問題嗎?
臨床未滿足的需求在哪裡? 產品開發能解決問題嗎? Credit: Martin Pettitt@Flickr CC BY 2.0

臨床未滿足的需求在哪裡?

工程師問起醫師臨床未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在那裡,其實只要有時間,一般而言,醫師都會講出一大堆他們的需求,開刀時如果有…就能…..;有沒有….可以把…黏住或固定起來;有沒有辦法加….能讓….長起來;我在用….很慢不方便有沒有….可以快一點好用一點,他們會針對他們覺得不方便或可改進的地方講出需求。但就如同我之前所提及的,工程師此時一定是一頭霧水,一般要回家閉門讀書三個月,有等同病患關心自己疾病的衛教資訊,並做過醫療第二諮詢及初步的疾病發生流行病學調查後,這時後才會進展到大家所最期待也覺得最興奮的醫學與工程腦力激盪會噴火花階段。

分享點子而已,不用草木皆兵

或許我的經驗己過時,或是生性太保守,我還是不太適應在公開場所或網路針對unmet need提出想法或可能的解決之道,畢竟經驗分享和智權分享是截然不同的二回事,尤其這件事情以後有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利益,相對地也可能造成很大的爭議。所以,一般建議要先很不牽涉感情地拿出白紙黑字,講好彼此未來大概可能的權利義務,就好像在做一些事情之前,總要先講好萬一怎樣,你要不要娶我….,然後去開個房間(會議室),確認四下無閒雜人等,是不用蓋棉被那麼誇張,但是隠密性也差不多要到那個等級,接下來凡走過都要留下痕跡,筆寫手繪都要盡量保留下來,最後影印二份,共同標日期簽名,各自保留一份。説真的,我以前在工研院時,最怕聽到某某醫師要告訴我他有什麼絕世的點子,一般醫師對智權不見得有概念,也不會拿捏分寸,要不是敝帚自珍,要不然就講太多,掏心掏肺都送人了,不過大家不要誤以為醫師怎麼這麼吃虧,其實絕大部份,都沒講出什麼,根本還不構成什麼點子,之後卻一輩子怪你偷他的想法,説真的,這個階段其實還早得很,大家也不要太緊張,草木皆兵,醫療器材要由這個階段到開花結果產品化,幾乎是等同不孕症夫妻要生小孩般,千難萬難,做上述的準備工作,就是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有時候一些點子(idea)的啟發就在那一張圖或幾句話。

腦力激盪,循序漸進

當醫師與工程師在一起腦力激盪,思考如何滿足unmet need的方法,理論上,應該是雙方絞盡腦汁,各自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反覆討論,一一過濾篩選可行性。但是執行面上,我個人的經驗建議,還是「由工程師提出想法,醫師來評估可行性」。畢竟此時雙方在面對臨床問題有著知識上的絕對落差,醫師先提出解決方法後,工程師並沒有能力評估其臨床的可行性,兩方的討論將順著醫師的思路去想,由於臨床醫學的訓練強調循序漸進,相對也比較保守,不容易有跳躍式的想法出現,而且醫師長年被醫材大廠教育洗腦,醫師所提出的解決方法,往往會根據他目前使用大廠的缺點或不足處去想,這條思路上大廠可能早有解決之道,或已有一大堆小廠反覆鑽研多年,甚至已有產品正在開發,只是還没公開而己,當然走這條思路有時也不是壞事,因為一深入檢索專利,就會發現一大堆專利早已被佈局,你會欣慰我們沒比別人差,天下英雄所見略同,只是我晚生了幾年,如果要堅持到底,則需閃過重重的專利壁壘,最後想出的方法一定是面目全非,艱苦萬分。

其實,我還有一點不好意思講的是,一般能考得上醫學系的人,都很好勝,討論的主題又是在他權威的領域裡,一旦他提出想法,通常不太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更不用説是被只有衛教知識的工程師打臉,最後團隊常常會因個人的堅持,將錯就錯,一路走黑到底。

所以醫師在這個討論過程中,最好能扮演電影食神裡面美食評審的角色,對美食極其了解又異常挑剔;而工程師理想的角色是能像電影飲食男女裡面郎雄所扮演的廚師角色,失去味覺卻有著髙深的廚藝。工程師要就他在電子、機械、材料、化工或生化…..的知識提出各種可能的想法,醫師除了評估臨床應用的可行性外,還要很客觀地以醫師的角度去判斷醫院會不會採購、保險如何給付、病患是否接受、別的醫師會不會喜歡、大小醫院應用的可行性….。

討論再討論

我個人的經驗,這種腦力激盪的討論,不會是一次二次,而是經年累月,長達一到三年的時間都很正常,當然不是一直坐在會議室中空想,還有很多事要做,有時間我再分享這個過程的經驗,由於要長期抗戰,這條路途漫長遙遠,所以我之前一直強調一定要好好地找和你理念與個性相合的醫師或工程師,面對重重的艱難險阻。人類的醫學雖有長足的進步,但是未知和未解決的問題還多得很,不用怕生不逢時或unmet need被解決完了,醫師覺得不方便或未滿足的需求,不會只有他一個人想過或發現,一定很多人想過了,有價值的unmet need也一定有一大堆人在想辦法解決,所以團隊的角色互動和程序方法很重要,工程師要天馬行空地提出解決方法,醫師要客觀挑剔地評估其臨床可行性,反反覆覆,直到有一天,醫師會告訴工程師,你那天提出的那個方法,我乍聽之下覺得沒有人這樣亂搞的,但是我回家反覆地想,愈想愈可行,我們要不要再深入….。一個追求卓越,革命性的醫材產品的種子,可能就此發芽了!

文章轉載自:台灣醫療器材創新設計討論區

圖片來源:Martin Pettitt@Flickr   CC BY 2.0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廖俊仁

廖俊仁 博士。台灣生醫材料公司CEO&共同創辦人。大同大學材料工程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先前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生醫與材料研究所副組長/ 醫材中心副組長,有15年以上醫材開發資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