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使用cookies來增進您的瀏覽體驗,繼續瀏覽表示您同意我們的隱私權政策,或可不繼續瀏覽。

今天不聊生醫,談談抄襲、剽竊和生醫人網摘的文章撰寫

今天不談科學和新科技,跟大家聊聊,這幾年對網路文章的觀察;另外就是大家好奇,生醫人網摘的文章是怎麼撰寫的。我們堅持原創,不直接翻譯外文、不只是轉手傳遞訊息,呈現給讀者的,一定是經過整理、了解、重新解讀,而撰寫出來的內容。

網路文章抄襲、剽竊

自從開始刊登網路文章,我們注意到,各種形式的抄襲、剽竊,可以說是非常非常多。(生醫人網摘的文章,也曾經被抄襲、剽竊。)有些內容農場,透過自動化的軟體,東抄抄西抄抄,湊成一篇文章,內容完全沒有邏輯。也有的是整篇複製貼上,文字、標點符號、圖片,都一字不差,只有作者或出處,換成自己的名字。又或者是,同樣的文章,稍加排列組合,換個標題,就變成自己的。以上狀況不勝枚舉,都是大辣辣地刊登在網站上。好像只要臉皮夠厚,黑的都可以說是白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我們歸納抄襲和剽竊的心態有幾種:(一)網路世界這麼大,不會剛好被原作者看到吧! (二)看到了也不一定會告我啊! (三)真的被發現,臉皮厚耍賴或許就沒事。講到這裡,各位大概心裡有點感覺,不論你在學校、在職場,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狀況。整體而言,這些人大部分是實力不夠,真的寫不出來,做事情想走捷徑,投機取巧;少部分是常識不足,以為自己這樣是強者,卻是完全沒有智慧財產權的觀念。

複製貼上的抄襲,放在一起看,一目了然啊!
複製貼上的方式,放在一起看,一目了然啊!
(圖片改作 by 生醫人網摘; 原圖 Credit: Taryn Elliott@Pexels)

養成標註引用的習慣

你或許看過一些簡報,內容洋洋灑灑,一大堆圖片和圖表,都是網路上抓來的,看起來好豐富,確是從頁首到頁尾,都沒有標註來源出處,用得好自然。這在職場或學校裡的研究生簡報,不論國內國外,都不難見到。多年前,遇過一個狀況,一位學院院長等級的教授,在公開會議上報告一個圖表,說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好巧不巧原作者是一位博士後研究員,當天就在聽眾席中,結束後和學校反應,這位教授七天內就被去職。只要不是自已的創作和成果,必定確實刊登出處,標明是引用哪裡內容;也要記住,不是別人公開出來了就能拿去用,要用之前也要先問過所有權人。無論是圖表、文字、影片,養成標註引用的習慣。換著角度想,你也不希望自己辛苦的創作,被人拿去當作自己的吧!生醫人網摘刊登文章、圖片和影片,一定標名出處和成果歸功於(credit)誰;文章內容上,若有參考其它文獻,也會一併標示。

一篇篇文章,是這樣產生的

長期追蹤我們的讀者或許觀察到,生醫人網摘發文不固定,因為資訊需要整理消化,才能變成知識。一篇文章的誕生,必定是閱讀過數篇文章、期刊,又或者新聞時事,再加上編輯對生醫領域長期的觀察和個人的見解,而撰寫出來。好比說,現在要介紹某位科學家發明了一個新的軟骨材料,除了這個訊息之外,為什麼要有這個軟體材料(研究動機),它本質是什麼(文獻蒐集)、怎麼做實驗的(研究方法),為什麼這新的軟骨材料比較好(研究成果和結論),都必須要了解,才能精準用自己的話表達,轉述在文章中。所以如果你看到生醫人網摘沒有發文,不是我們放棄了,是我們還在充實自己的路上。

尊重別人、充實自己

寫到這裡,提醒大家,從今天開始,記得創作引用一定要標註,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隨便拿來用。必定要先弄清楚,可不可以用。就像是別人家的椅子放在門口,如果沒說可以讓你用,你也不會就這樣拿回家用吧!還有啊!如果覺得真的不知道要寫什麼,那就好好充實自己吧!

圖片來源:Taryn Elliott@Pexels

接收生醫新知

每一個訂閱,都是支持!

閱讀 隱私權政策

By BioMeder

生醫人網摘的編輯。熱愛創新和用腦袋的事物,堅持文章要有邏輯,藉由報導、解析生醫領域的創新和應用來傳播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您可能也有興趣看